反制无人机带来的威胁成为各国极力解决的难题,如何反制无人机?

2020-12-16

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灵活等特点,如今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应用都越来越广范。

与此同时, 无人机带来的威胁也日益被重视。纳卡冲突中,相对廉价的小型攻击无人机轻松摧毁有“陆战之王”称呼的坦克让人见识了其威力。而民用无人机带来的诸多威胁同样令人惊心,比如对军事目标和敏感目标的拍摄;非政府武装组织用来进行非对称作战;极端分子用来进行恐袭;犯罪分子用来走私、贩毒、犯罪前勘察路线、反监视,等等。
由此, 反制无人机带来的威胁成为各国极力解决的难题。近日在韩国首尔郊外举行的武器展上,各种无人防御系统和应对无人机威胁的先进武器,成了展会的焦点。

图为阿布扎比海军防务展上展出的全尺寸“捕食者”无人机模型。

文 | 石宏《舰载武器》执行主编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环球”(ID:GlobeMagazine),首发于2020年12月10日,原标题为《谁能反制无人机?》,原文刊于 2020年12月9日出版的 《环球》杂志第25期。

1发现是前提

要反制无人机,首先要解决发现的问题。

传感器技术方面,现在用于探测无人机的传感器已涵盖电磁、光学红外、声学等各种频谱,既有独立使用也有组合使用的传感器。

雷达是现代防空系统最关键的传感器,对于大型高速目标有很好的探测能力,但在探测无人机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大多数无人机是低空、慢速的小型甚至微型飞行器,呈现在雷达上的信号特征很弱,很难被发现。比如雷达通常是以多普勒效应来发现空中飞行目标,很多时候会过滤掉低速目标,而且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很近。

微型、小型无人机的速度往往和飞鸟差不多,特别是多旋翼无人机还可以进行空中悬停和垂直机动,不具备普通运动目标的多普勒特征,这就使得防空雷达经常将它们忽略。再者微型、小型无人机飞行高度低,很多还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雷达反射截面积在0.01平方米以下,这进一步增加了雷达发现难度。

此外,雷达探测需要一定的净空条件,如果环境复杂,雷达探测也很困难。比如在城市环境条件下,雷达要想探测紧贴楼层或在楼宇之间飞行的无人机难度极大。

射频探测是通过监测无线电信号来分析确定无人机,但当无人机保持无线电静默时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其探测距离也太近,通常只有数百米。

光学探测是根据无人机的光学特征来探测,也存在探测距离近的问题。例如常见的多旋翼无人机轴距基本在300~600毫米范围内,在100米高度飞行时,肉眼很难发现。即使是光电探测设备,也提高不了多少距离。

红外探测是根据无人机的红外信号特征来探测,然而无人机飞行速度慢,很少产生气动加热,而且很多还是活塞动力和电池驱动,红外信号极弱,因此红外探测的距离也很近,往往不到200米。

声探测是通过无人机的噪声来进行探测,同样存在探测距离太近的问题,像商业消费级无人机飞到100米以上就很难听到噪声了。 在城镇嘈杂环境下,声探测就更困难。

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探测无人机的传感器,即使是对中型和大型无人机的探测都不理想,更别提对微型和小型无人机的探测了。土耳其制造的TB-2中型无人机在利比亚、纳卡战场上能打掉多辆装有雷达和光电探测系统的俄制“铠甲”S1机动式防空系统,原因就在于“铠甲”S1很难及时探测到无人机,结果“猎人”屡屡变成了“猎物”。

在发现无人机上,各国采取的措施是:

一方面不断提升各种探测器的性能,改进算法,例如改进雷达对低空低速目标探测的算法;

另一方面加大协作,利用不同传感器来实施组合,并进行机动式部署,利用绵密、无缝的广域体系化探测来提高对无人机的发现概率。

特别是要发挥预警机、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和系留浮空气球组网的优势(预警机探测范围广、长航时无人机接续能力强、系留浮空气球滞空时间长),对无人机进行立体探测,增加探测距离,从而提供更多的预警时间。

传统防空武器在对付无人机方面效果并不理想。图为俄军反导部队部署的 S-300 型防空导弹

2高射炮打不了蚊子

高炮和防空导弹等传统防空武器对无人机的拦截作用明显不如它们拦截有人驾驶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原因依然在于无人机的“低、慢、小”特征。 高炮对无人机的拦截概率低,导弹拦截的费效比低,而且还都不适于对付无人机“蜂群”。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一个防空导弹单元能同时对付8~10个空中目标,但一个由20架无人机组成的“蜂群”能轻松“呛死”一个防空导弹单元。如果是上百架无人机组成的“蜂群”,一个防空导弹单元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了。

特别是现在的无人机“蜂群”常是多任务模式,即“蜂群”中有负责侦察的,有负责打击的,有负责反辐射的……互相分工协作,实施体系化作战。

反辐射无人机就是专门压制防空系统的。在纳卡之战中,阿塞拜疆军队就用以色列生产的“哈洛普”反辐射无人机来压制亚美尼亚军队的防空系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以, 无人机“蜂群”对于现在的防空系统有着致命的威胁。换句话说,现在的防空系统并非拦截无人机“蜂群”的最佳手段,仅能对抗少数飞来的无人机。

不过,也有一些国家在重新发展中口径高炮,例如俄罗斯的57毫米高炮和意大利的76毫米高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炮弹内预制大量钨球或钨珠,利用中口径高炮较高的射速打出去,在无人机行进航线上形成大片弹幕。 这类中口径高炮对高速、高机动有人驾驶飞机作用不是很大,但对低速、低机动的无人机“蜂群”却是有不错的拦截能力。

3多样化的反制武器

目前拦截无人机的主流手段是非动能干扰系统,即俗称的射频干扰系统,主要是利用射频来干扰、阻断无人机与操控人员之间的控制与通信链路或卫星通信链路,使无人机无法继续飞向目标,要么降落,要么启动“返回起点”模式往回飞。

国内外现在都已研制出了多种不同型号的非动能干扰系统,最大有效距离从数百米到数万米不等。 此外,电子诱骗也是对抗无人机的一种重要“软杀伤”手段,就是向来袭无人机发送虚假信号或导航链接,从而误导或控制来袭无人机。

激光和高功率微波武器被认为是未来拦截无人机的两类理想武器。激光武器具有精度高、使用成本低、瞄准即摧毁等优点,所以各国纷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发展,这方面美国走在最前列,目前已有30~150千瓦激光武器问世。陆基“激光复仇者”的激光功率达到了50千瓦,以悍马高机动车为底盘,可支持2分钟的持续交战;海基LWSD MK2激光武器在2020年5月下旬进行了拦截无人机试验,功率可达150千瓦。

高功率微波武器则是通过发射超高频微波,烧毁无人机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使无人机失灵。理论上,只要无人机进入高功率微波武器的覆盖扇面,都逃不过被毁的下场。因此,高功率微波武器很适合对抗无人机“蜂群”。

此外,无人机捕捉网、“杀手”无人机等也是颇受重视的拦截无人机的手段。其中 “杀手”无人机采用一直流传的“坦克是对付坦克的最有效武器”思想,用自杀式无人机来撞击来袭无人机。

上述这些拦截无人机的手段各有优缺点,所以在实际作战中通常是集成其中的两种或多种,以便大幅提高拦截概率。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400-696-5515

在线咨询报名

扫描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