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保护耕地:穿透植被 覆盖无人机拍摄盲区
2022-02-18
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节后气温不断回升,四川大巴山区的村民纷纷拉开春耕备耕序幕,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
四川是以山地为主的省份,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高山峡谷、高植被覆盖的山地环境给耕地保护造成极大困难。近年来,如何运用测绘高新技术手段遏制耕地“非农化”、管控“非粮化”,守好耕地保护红线,保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努力。
据了解,在土地整理前期的规划阶段,四川省国土整治相关业务部门在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的遥感影像上提取耕地陡坎等信息,用于新增耕地的调查与规划设计,也采用倾斜三维建模技术对土地整理项目区进行三维建模,从三维地图上查看工程项目区域的真实情况。
但是由于四川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和茂密的植被,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偏远山区获取地形精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无论是正射影像还是三维倾斜建模数据,均存在本身隐藏在植被下的耕地田坎等无法精准识别、土地整理工程量评估不精准、新增耕地判定不精确等问题。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穿透植被,获取植被底下真地表形态数据,还可以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和土地整理质量评价等工作,能否采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进行数据获取,解决现有问题呢?”在一次技术讨论会上,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一名高级工程师提出这样的设想。经过现场资料比对,四川省国土整治中心有关负责同志眼前一亮,当即决定进行试点尝试。
为了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联合四川省国土整治中心先后确定了达州、宜宾、广元等5个试验地,涵盖了高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条件,开展了机载LiDAR技术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验证,所获取的数据成果与之前的无人机航空影像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往无法识别的田坎,在激光雷达阴影图上清晰可见,可进一步对植被底下的田坎精细化识别、测量,解决了以往新增耕地田坎底数不清、不规范的问题。
该项技术还可实现高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相比传统模式下的测图,效率提高了近10倍,精度提高了近5倍。激光点云数据的价值,贯穿到了从新增耕地潜力挖掘到用地规划用图制作到后期土地整理质量评价等全生命周期。
2022年1月,四川出台了《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办法》,办法中第十四条明确,在项目入库时须“提交优于0.2米高分正射遥感影像和激光点云成果数据等”。这一规定颠覆了传统二维DOM+传统1:500测图模式的设计基础数据,推进了LiDAR新型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尤其是耕地保护中的应用。
“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LiDAR等新型测绘技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四川测绘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与四川省国土整治中心有关负责人在交流中谈到。“我们将围绕‘两支撑、一提升’工作定位,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优势,以新的理念服务地方各行业需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