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为油菜“飞防”

2022-03-28

  


从今年开始,安徽将“两强一增”行动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眼下正值春种关键期,记者近日走访了庐江多家种粮大户、养殖大户,从他们的故事中,看合肥如何用工业化思路谋划现代农业发展。

  农机上岗

  农田“全托管”面积近200万亩

  眼下庐江县晚播油菜进入拔节、起薹阶段,正是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在庐江县乐桥镇浮槐村种粮大户高婷婷的油菜田里,伴随着三台无人机协同作业,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完成了60多亩油菜田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任务。

  “我们这个无人机一天大概能作业三百到四百亩田,相当于30人的劳动能力。” 庐江县双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吴建勋介绍,无人机操作比较简单,只需要提前把航线规划好,手机就能操作。“很方便,一键操作。如果有电线杆、树或者其他障碍物,它都能自动避障。”

  高婷婷是庐江县乐桥镇浮槐村种粮大户,也是庐江县双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员,前几年,无人机防治和施肥还没有推广,全部采用人工方式,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施肥让她伤透了脑筋,自从合作社引入无人机,她就加入了合作社,大面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施肥问题迎刃而解。

  “传统的人工防治,一个人一天最多给10亩地打农药,加上施肥平均每亩地仅人工成本就要四五十块钱。”高婷婷说,无人机上岗后,飞防只需七块钱一亩,“在成本上节约不少。”

  作为合肥的“后花园”,庐江把农机推广运用作为科技强农的抓手,每年主推2至3个不同农机品种,加大农机补贴力度,补齐农业机械化生产中的短板,并引导建立“公司+农机合作社+农机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让机械化作业贯穿主要农作物生产各个环节。记者从该县农机部门了解到,农机已成了这里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近90%,“今年签订农田全程托管和订单服务面积近200万亩。”

  绿色种养

  “一举多得”盘活乡村经济

  高婷婷在田间地头忙碌时,种茶人宛青山也没闲着。

  春茶采摘旺季。他所在的青山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茶叶种植基地订单络绎不绝。“每天有100多人上山采茶,可采鲜叶1000多斤,能炒300斤左右的干茶。”今年49岁的宛青山是合作社负责人,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他满心欢喜。“这茬‘明前茶’销售火爆,得益于我用沼液浇茶树,茶叶品质好,市场认可度高。”

  2012年,宛青山将庐江冶父山镇石山社区300亩林场流转过来,签订了30年承包合同,种上了茶树、苗木花卉和柑橘、柚子、黄桃等经果林。与此同时,他还在空地处盖起了猪圈、鸡棚,发展林下养殖,搞多种经营。如今,昔日荒山坡地已经变成了一个家庭农场,山上苗木花卉葱郁,山下茶园青翠;林中鸡飞鸭叫,圈中猪肥羊壮。

  就在种养业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宛青山又发现了一个商机,他拿出100万元,建了一个沼气站,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沼气可以做饭、照明、烧水、取暖。沼渣可以浇茶树和果树,不但肥力强,而且没有病虫害,化肥农药还省了一大笔钱。

  “这个合作社带动了石山社区50户群众合伙种养,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每人每年收入不低于5000元。”庐江县冶父山镇石山社区工作人员陈小林说,“绿色种养循环,火了乡村经济,富了一方百姓。”

  与宛青山不同的是,庐江县矾山镇钟山社区夏院村民组的养鸡大户卢宏利用村里的竹林资源,打造了“鸡—竹笋—竹产业—旅游”产业链,硬是把矾山土鸡打造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林下养鸡,鸡可吃虫子、除草,鸡粪可肥土壤,出生的竹笋鲜嫩,竹林茂盛。”卢宏站在竹林中,向记者介绍他的“养殖经”,“只要循环起来,种养成本大大减少,收入不断增高。”

  “1.5万亩山场当中,有7000亩左右成为40家‘矾山土鸡’规模养殖场,年养土鸡100万只,年产值1.5亿元。”矾山镇镇长陶松松介绍,当地政府以“矾山土鸡”品牌为龙头,把养鸡场与当地景区结合起来,发展旅游项目,走一二三产整合发展的路子,振兴乡村经济。“游竹海、挖竹笋、捡鸡蛋、喝鸡汤,成为眼下最受青睐的乡村旅游项目。”

  如今在庐江,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基地有500多个,推动畜牧养殖主体科学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每年可消纳粪污11.1万吨,不仅提升全县畜禽养殖能力,而且能节本增效8000多万元。

  钱良好 张正府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400-696-5515

在线咨询报名

扫描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