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无人机产业预测:中国芯普及,农业用户更赚钱
2023-01-12
无人机已成为许多普通人旅游的伙伴,也成为诸多行业的“生产力工具”。2022年无人机行业继续飞速发展,技术水平大幅提高、设计更加人性化、应用也更加广泛。那么,2023年行业还会怎样发展?环球网无人机频道采访了多个领域的业内人士,发现一些新的趋势。
更强大更智能
2022年,电动无人机的续航水平大幅提高,智能化水平也前所未有,许多用户已经有了“夫复何求”之感。但多位从业者都乐观地认为,2023年,这些方面都还会有更大发展:
①续航仍会大幅提高。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工程师的杨老师说,最近电池又有新发展:普通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又上了一个台阶,2022年普遍已从原来的150Wh/kg提高到200Wh/kg左右,2023年估计会提高到250Wh/kg左右。而固体电池等新概念电池,也开始走出实验室,未来也有可能实际应用。
②人工智能水平更高。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今年业内也在发力AI人工智能、AI识别与分析、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杨老师还提到,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带动着新型传感器、大算力硬件等的发展,(尤其是各种激光雷达的飞速普及,及其小型化和低成本化),这些也有望反哺于无人机。据介绍,人工智能助于无人机的自动化作业、防撞、避障、空域管理等。
③蜂群作业或成真。多名从业者也表示,业内也在发力无人机集群协同技术,这可实现更高效的作业。美媒《福布斯》对2023年的行业预测中也提到多机协同,并认为这能大幅降低人力成本,而无论是空中、地面还是水上的无人驾驶系统,主要的运营成本都来自人工。
中国芯更普及
无人机也被称作“飞行机器人”,狭小的机身里装着各种类型的芯片,除了主要的视觉芯片、主控芯片、电源芯片外,还有五花八门的低端芯片。因为担忧被无故“卡脖子”,或者进口芯片供应不稳定、涨价,近年来国内许多无人机厂商都在把目光投向国产芯片,有意无意地提高国产化率。
这些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有个过程,国产化不能一蹴而就。但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工程师杨炯表示,经过各界的努力,现在无人机上所需要的芯片,除了高端IMU(惯性传感器)芯片以外,其它都可以找到国产替代产品。而且国产芯片已可以大规模稳定生产,性能稳定,价格便宜,虽然一些高端元器件还比较贵,但低端配件已经“白菜化”。而这显然有助于无人机成本的下降,进而有助于应用于推广。惯导系统厂商星际导控的副总经理彭志飞也说,他们服务的诸多特种无人机厂商也都在要求国产化,而他们公司的MEMS (微机电系统)惯导已于去年7月完成国产化,性能与进口产品基本相当。
无人机快递要火?
最近,世界上多个无人机送货项目的发展都在加速。日媒《东方新报》、美媒《外交家》等都提到,中国也正推进无人机配送实用化,拓展“低空经济”,比如深圳尝试用无人机送烤鱼,杭州曾用无人机运送核酸检测样本。
多位受访者看好无人机运输的未来,一位物流无人机行业的从业者预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他们有更多项目可以落地,同时市场将开放更多机会、出现更多消费需求。联合飞机集团创始人兼总裁田刚印也认为,因为疫情影响、技术逐渐成熟等原因,无人机在物流运输方面迎来了爆发,包括外卖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在应用。而他们研制的高原型无人直升机,也可为高海拔的边防哨所运送物资,补齐高原立体运输短板。
但是,也有业内专家认为,无人机送货在法规、技术、保险等方面还需优化,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也免不了要试错。
使用农业无人机更赚钱
2022年的农业无人机已经“叫好又叫座”,技术前所未有地先进,运行已非常可靠,用途更加广泛,普及程度也前所未有。但中国农业大学何雄奎教授认为,2023年还应加快各项农业无人机系统的科研落地与转化,推动“政产学研农”高度融合发展,继续建设农业无人机系统应用平台与先行示范基地。农业无人机技术也应继续进步,比如持续提高智能化程度,以适应更复杂的环境;整合更多的功能与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及大数据技术、融入卫星遥感数据等;构建异构多智能体空地协同新机制,让无人机蜂群与地面农机协同作业。
而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应用技术部主任张瑞瑞认为,如今的农业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比较完善,现在已经越过了“飞得好”“有效果”阶段,从2021年开始,行业的关注点转移到了“能赚钱”问题。最近两年,农业无人机在提高效率、拓展用途来让用户多赚钱,张瑞瑞预测,未来两年,农业无人机的用途会进一步拓展,新需求会催生新的配置,比如能摘水果的机械臂,而新配置又反过来会催生更多应用场景。他说,行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得让从业人员、飞防服务公司能赚钱,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
其它消费级无人机厂商怎么办?
2022年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仍然在快速发展,例如大疆Mini 3、Mavic 3系列航拍无人机的续航、拍摄、避障等性能都大幅提高,新的Avata飞行体验无人机更是开创了全新的品类。产品性价比、易用性的提高,以及公众认知的进步,都继续促进着普通人的购买。国内外也有多家咨询公司预测,未来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蛋糕”还将变大,例如恒州博智发表的《2022-2028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中称,数据显示,我国消费无人机市场规模自2016年起整体表现为逐年增长趋势,2019年和2020年市场规模分别达283亿元和315亿元,预计随着整体消费无人机用途持续开发,整体需求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但是,业界常说“对于消费级无人机行业而言,制造商只分2种,大疆和其它厂商。”其它厂商的生存压力仍然很大,其中一些厂商选择错位发展,比如千元级的入门无人机、自拍无人机等。例如零零科技不久前发布的“哈浮相机”X1就主打自拍概念,而几乎完全放弃航拍能力。该公司的CEO王孟秋说,他们想打动的是没有航拍的概念,也不太会操作无人机的普通消费者。但他乐观的预测,2023年市场应该会随着疫情过去逐渐复苏,人们也会迸发出更多旅行、露营、郊游的需求和愿望,“飞行相机”这一品类也有望走向大众。
也有厂商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不把无人机业务当重点,转而发力拍摄短视频的手机周边设备,但他认为,研发无人机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可以拓展到各种设备上,搞过无人机的团队再研发其它产品,会觉得容易很多。
近年来,无人机行业每年都会发生不小的变化,有些是预料之中,有些则让业内专家也觉得意外。2023年又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环球网无人机/赵汗青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